华联刑法

手机版

华联刑法

首页> 基本原则>正文

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理念:刑法中假释期间的监督管理规定解析

sun(作)   基本原则  2024-12-19 13:44:14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刑法的制定和适用必须遵循明确性和确定性的标准,即犯罪和刑罚必须在法律中有明确的界定,不允许有模糊不清的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理念在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国家权力的随意侵害,确保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在我国刑法中,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它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附条件地提前释放。假释制度的设立,旨在通过有条件地提前释放罪犯,给予其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同时也对其实施监督管理,以确保其遵守法律,不再犯罪。

假释期间的监督管理规定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假释的罪犯在假释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假释的罪犯在假释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 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3.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执行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 不得重新犯罪;
  5. 不得有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假释期间的监督管理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公安机关应当对假释的罪犯进行监督,发现其违反假释规定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假释,将其收监执行剩余刑期。

案例分析:假设有一名罪犯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服刑三年后,由于其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被批准假释。根据上述规定,张某在假释期间应当遵守法律,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并且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如果在假释期间,张某违反了这些规定,比如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再次犯罪,公安机关将会对其采取相应措施,甚至撤销假释,让其继续服刑。

总结来说,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的制定和适用必须明确具体,假释期间的监督管理规定正是这一原则在刑罚执行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假释罪犯的监督管理,既保障了社会公共安全,也给予了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体现了刑法的公正和人道。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087925号-1